本科生导师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科生教学 >> 本科生导师制 >> 正文

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案例分享-王兵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1-04-28 15:07:28       来源:       作者:       点击:

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管理模式是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和锤炼品德修为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模式。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核心在于学生,支持体系在于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家长等全方位培养与服务。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实践过程中,所指导的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升,2020级新生科目及格率100%,优良率80%,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多次获得校级优秀大创项目、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指导学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获得软件著作权,指导学生参与出版专著,多人次获国家奖学金、学校特等奖学金、其他校级奖学金。

1.基本做法

1)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需要在具体培养实践中弘扬高尚的德行修养,注重对学生学术道德和科研素质的规范指导,锤炼学生品德修为,强化学生责任担当,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具有远大理想和责任担当、具备砥砺奋斗意志的时代青年先锋。立德树人可以从国家、行业、学校、学院、班级等五个维度开展具体工作。首先,以国家时代先锋人物事迹来培养青年学生立德树人时代榜样,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精神贯穿到导师制培养全过程;从行业先进代表和发展前沿上,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学校、学院、班级学生榜样为素材,开展学习标杆管理,将立德树人工作落实到实处,将德育工作“摸得着、看得见、够得上”。

2)学业指导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立德树人,推动学生以学习为首要任务,使认真态度成为青春远航的基础,勤奋学习化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增长本领变为青春搏击的能力。在担任本科生全程导师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四学”引导贯穿式学年关键节点制为基础的学业指导机制,服务学生乐于学习、爱于学习、共同学习,引导学生勤奋好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a) 学生线下指导

(b) 学生线上指导

1 学生学业指导与交流

学业指导需以“乐学”、“爱学”、“想学”、“必学”四学引导贯穿式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树立专业学习兴趣,服务我国高质量现代化发展需求。因势利导抓住学业指导关键点,在大一学生新入校迷茫、专业认同不足、转专业迷茫等节点,通过面对面咨询、专业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本专业,认识本专业在国家发展需求中的重要性,增强“乐学”和“爱学”意识。切身体验式交流讨论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以学业规划为契机,注重以切身经历与学生就学业选择过程中的价值观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明确选择价值标准、发展目标,合理规划学业,营造良好学风,培养“想学”氛围。加强同年级激励、高年级鼓励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强化“必学”意识。

关键节点控制是抓紧抓牢学业指导成效和强化全过程管理成果的重要步骤。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跟踪调研学生学习情况(图1),深入分析学生从大一入学到大四毕业各阶段所面临的学习、生活、工作发展问题,以学年为周期,制定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学年工作计划和覆盖大学全过程的学业指导体系,明确各个时间阶段对于不同年级本科生学业指导与培养工作的重点。

每一学年第一学期第一个关键工作是本科生新生入学指导。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本科生新生入学指导是本科生学业培养的第一环节,主要采取新生面对面、新生与师长见面会交流的形式进行学路领航和学业指导。第二个关键工作是学业指导帮帮团,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课程学习,促进学业进步。同时,开展大三年级大创立项与大四年级大创经验交流活动,以科研创新和创业指导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大创为基础开展学科竞赛的准备和报告修改工作,建立了以赛促学的社会调研与学科竞赛管理机制(图2)。大二及以上年级督促其进行四六级考试、考研备考冲刺、期末考试等第一学期期末阶段全方位备考工作。所有的学期工作需要依靠稳定的联系机制来保障,日常联系以微信群为主、PPT汇报为辅的交流讨论机制(3),重要事项采取腾讯会议与线下会议相结合的方式。

图片

2 以赛促学,指导本科生参与社会调研

每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工作需要针对上一学期的情况因材施教、因事而定。具体而言,下学年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主要工作依次为针对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上学期学业总结,大三年级的学涯规划,大四年级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考研复试指导,大创项目的学科竞赛报告与答辩指导,大二的科研选题等,四六级考试备考指南等内容。第二学期末开展社会实践与调研指导,对本科生学科竞赛成果进一步完善。在本科全程导师制的大团队中通过交流与讨论,实现对各年级本科生建立规范化、常态化、特色化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管理模式。

3 学业指导联系群与日常交流讨论机制

3)指导规划

指导规划,需要以专业培养方案为基准,引导学生按照毕业要求进行规划。此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熟悉学校教学管理与日常管理制度,为学生大学生涯制定学习及发展计划,提高其学业兴趣和动力,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分阶段制定学习发展规划,大一、大二阶段以能力培养为主制定学习、人文交流与其他能力全方位培养规划,大三和大四阶段以未来发展规划为主,围绕成为怎么样的人来开展规划工作。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状态,指导其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同时建立学校-导师-家长三方联动机制,及时向学院领导、辅导员、家长反馈与沟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4)创新能力

指导学习,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生练就过硬本领,通过会议和通讯视频会议全面参与学生本科教育全过程,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科学研究指导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定期组织研究方法学习和讲解,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定期报告与学术讨论相结合,在日常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给本科生更多的学习报告、研究报告、读书报告的机会,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机会,同时也需要充分引导本科生开展学习交流、学术讨论、提出观点与问题、简明扼要回答问题。

5)指导研究

促进发展,在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提供咨询意见,鼓励学生进行学术报告与交流,培养交流与表达能力。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等院校创新性本科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既可以激发本科生对科学研究工作的浓厚兴趣,为读研深造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又可提高本科生专业素质和培养良好的研学习惯。学术道德是指导本科生开展学术研究的关键一步,也是培养讲学术诚信的新时代青年的关键。此外,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参观,需要教授科研本领,在科研选题训练阶段培养起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与兴趣。如图4所示,目前指导本科生发表多篇SCI/EI论文,结合本科生的专业所学,参与了研究专著的部分校稿与核对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4 指导本科生发表高水平期刊论文与参与著作

6)学科竞赛

为充分体现出工业工程专业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能源经济与管理等方面的学科特色,指导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类别主要有节能减排与市场调查两大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在节能减排学科竞赛方面已经建立了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节能减排大赛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学科竞赛体系,通过多次参加校级比赛,本人指导的竞赛小组多次获得校级和省部级奖励,入围全国初赛(图5)。在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及省部级初赛方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能得到充分发展,未来将致力于工业工程专业在市场调查与分析竞赛方面取得突破,并建立起工业工程专业学科竞赛的品牌赛事。

5 指导本科生学科竞赛获奖

2.指导成效

6 2020级新入学本科生导师制学生成绩

在担任本科生全程导师以来,学业指导成效显著提升。如图5所示,2020级本科生导师制4位学生所有科目及格率100%3位学生排名班级前10。已完成合作指导15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与独立指导16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获得校级优秀大创项目;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参加20182019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校级二等奖2项,参加2019年、2020年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省部级学科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为我校社会调查类最高等级获奖项目;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6篇,其中SCI/EI论文5篇,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参与专著1部;已指导本科生导师制学生17名,其中获国家奖学金2人次,学校特等奖学金2人次,其他校级奖学金7人次。

3.个人体会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实施,能够在学业规划、专业辅导、科研探索以及品德培育等方面给予本科生全过程的指导,极大地推进了本科教育的定制化和个性化指导模式,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结合自身体会,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能够有效破除入学时的迷茫、学习中的困惑、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对于导师而言,本科生全程导师制能够为青年教师树立起学生培养差异化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围绕专业学科前沿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督促学生学习、思考并形成个人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

4. 教师风采

王兵,博士,副教授(2019.07-)、硕士生导师(2017.11-),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人选(2017),北京市双百行动计划青年教师调研团队人选(2018),阿里巴巴阿里活水计划学者(201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bat365在线平台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成员,兼任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担任SCI期刊Energies领域编委、EI期刊Energy Engineering编委与客座主编、《煤炭经济研究》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201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现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bat365在线平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可持续发展与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领域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煤炭绿色供应链管理、低碳技术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现已在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第一/通讯作者2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软件著作权2项。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项,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教学质量奖一等奖、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奖、优秀班主任、学院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等教学奖励,并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等科研奖励。

7 个人生活照

 

Baidu
sogou